<<  < 2014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你认为博客( Blog )可以在教学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博客(Blog)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时代新型的交流工具,它的功能与特点似乎与QQ、MSN、Emill等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又有着优于以上软件的地方。在教学中,我认为它可以发挥一下作用:

第一、它可以是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建立自己的博客,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随感或者学生的优秀习作发表在博客当中,让学生乃至家长参与到博客的建设和完善中来,这就能够促使师生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比如:教师利用博客发表学生的优秀习作。把学生们的优秀习作发上去,既让学生欣赏到了本班同学的好文章,同时对全班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看法可以随时交流,随时探讨,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增强了网络学习的互动性和及时性。

第二、它是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平台。众所周知,博客是基于因特网的一个软件,它的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是它的一大重要特性。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有自己的博客,其中包括一些教育名师,他们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反思、教学故事都放在了自己的博客中,这对于教师的学习、交流和成长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平台。比如李镇西老师的“情不自禁”班级管理博客,窦桂梅老师的“玫瑰小语”语文教学博客;李炳亭的教育博客;朱永新的教育随笔……不仅让我们从中能及时的了解一些新的教育教改动态,而且还从中学到不少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第三、它还是帮助教师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在博客上,教师除了学习他人、总结自己的同时还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疑难困惑发布出来,利用博客这一平台,接受更多的人帮助,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丰富自己的经验储备和知识积累。

第四、能扩充学习资源。博客学习资源不仅可提供参考资料的链接,而且可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更多的学习者评价,增强了网络学习的互动性和协作性。尤其是在博客交流中生成性的资源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资源。例如部分学者、教师发表了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也许刚刚展现的还是十分粗糙的,稍浅显的。但若是许多学者、教师通过博客这一交流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碰撞之后,逐渐我们对原始问题的思考也将会更加全面,认识也会更加的深刻、具体。

2.你认为如何使用博客( Blog )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

答:我认为使用博客来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的实施策略是:

(一)准备阶段: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学习活动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的情况,性格特征有一个综合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协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明确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构建策略,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其次是申请小组独立的博客空间。每一个协作小组选择一名组长,每个小组都要申请一个独立的博客空间,并将其他小组的博客空间加为博客组群,这样各协作小组间都可以互相访问、留言等。

再次是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学习之前,每一个同学都要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每个小组也要制定每组的工作计划和学习目标,并把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在博客上公布,并规定每个小组每周必须开展学习讨论的次数,把讨论的过程记录在博客,其它时间要求学生把他们在学习中的任何想法都发表在博客,供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和查阅,使每个同学都能及时了解,如果发现问题,由小组同学共同解决。

在准备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共同选出几个能力较强的同学做博客管理员,协助老师共同管理博客。

(二)学习阶段:

①展示协作学习目标。教师要为各协作小组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学习内容,以便学习者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学习,否则学习行动往往很盲目。具体做法,如教师可以将学习的目标在教师博客中列出,供协作小组来查阅,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学习的内容也是按照一定的学习进度逐渐在博客中给出,每次不宜太多。同时,对于每一次博客的协作式学习,教师都与提前把协作学习的内容、重点、讨论探究的方式提前公布与博客之中,以便与学生学习的时候心中有数。

②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在教师创设好一定的学习环境后,学生具体的学习形式要丰富多样,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等。而后利用博客中的帖子表述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讨论,统一观点后还可以通过群组博客去别的协作小组中参加进一步的讨论。

③可以成立一个班级博客,由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文章,如果有学习疑问或困难也可以以文章的形式显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除了展示自己的学业成果以外,还可以经常发表一些自己的课外阅读、所思所想等,号召大家经常浏览,让博客成为学生思想发展和学习进步的平台。

④教师要参与其中。教师应以服务者引导者的身份适时适度地参与协作学习活动,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指导,调控和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和交流,帮助他们组成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及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努力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随机应变地创设宽松、尊重、理想、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合作能力,共同进步。鼓励学生努力营造思维的多种空间,从不同层面渗透于主题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不让每一个环节因学生的过度随意性与盲目性而脱轨始终将学生的讨论引入正确的方向。

(三)评价反馈:

①建立评价制度。教师制定《协作学习评价制度》,评价项目可分为前置独立探究表现、协作探究表现、自我测评、课外拓展延伸表现、参与程度、奖励加分等。协作学习小组评价应做到及时表彰、鼓励、反思和整改。博客中学习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关注点全然不同,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②适时奖励。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协作学习追求的一种境界,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小组的奖励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送笑脸、授予荣誉小组称号等,以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协作技能。

③及时反馈。对于每次博客协作学习的结果,教师都要对每个小组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馈 , 并及时调整和改进以后博客协作的教学组织。

总之,基于博客的协作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并且对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而且基于博客模式下的小组学习是一个展现自我、沟通交流、知识共享的良好处所,很符合教师对学生信息技能普及和培养的现状需求。

  • 标签:博客 
  •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